這個美國客戶是2年前開始合作,一開始就下單2萬個,首單打樣都花了4-5個月的時間,前期磨合的不錯,后面就開始源源不斷的下單,2萬,5萬,8萬,10萬,數(shù)量在遞增。但是從今年5月份開始,客戶不下單了,6月最后一個訂單也出貨了也沒有客戶返單的消息。
一開始還以為客戶庫存夠了不急著返,沒引起重視。后來我們老板去美國拜訪客戶,提起這個返單的事情,客戶說他的最終客戶在考慮更改設(shè)計,所以暫時沒有下單我們也信了。
誰想到本月中,我們老板打聽到有其他中間商也在詢這款一模一樣的產(chǎn)品,而且中間商要帶他的美國客戶明天就來中國驗廠了,如此大動干戈,而且還聽說對方已經(jīng)有了訂單在手,驗好廠就直接下單了!這下我們才急了,半夜給客戶打了個電話告知情況,一是探一探客戶知不知情,或者說來中國驗廠的是不是就是他?二是也讓客戶引起重視,如果他也不知情,我們雙方都面臨丟掉訂單的危險。而且,如果來中國的是直接最終客戶,情況會更糟了。電話過去,聽的出來客戶也很驚訝,并表示馬上聯(lián)系最終客戶。
第二天我再電話給他的時候,他跟我說,不是最終客戶,他們也還沒有下單給任何人,只是在考慮更換供應商。聽得出,他們考慮的最多的還是價格。
確實,從一開始給客戶的價格就不低,甚至有點高。所以這個客戶我一直都服務的很好,量又大,確實給我?guī)砹死?,所以我對這個客戶一直很重視,中間有一次驗貨發(fā)現(xiàn)蓋子很緊我也是強烈要求返工,不能讓客戶收到次品,影響了聲譽。
但是現(xiàn)在經(jīng)濟不景氣,任何一家公司都在緊縮開支,降低成本,這么大的采購量,單價降一點點都不是一筆小數(shù)目。我完全能理解客戶。但是因為客戶一直也沒有抱怨過價格問題,一直要求快點出貨,所以我們交貨也一直很準時,能提前就提前的??梢哉f給客戶提供的服務算不錯的。但是,說真心話,這個價格確實高了點,也難怪最終客戶去比較價格了。連我們的直接客戶中間商,其實也在找另外2家供應商報價,這是今天他給我郵寄告訴我的。
今天郵件里,他還告訴我了他打聽到的最終客戶拿到的價格,確實比我們的報價低了很多,甚至低過我們的最低價還很多。我知道這個價格我們應該也能做,但是利潤就幾乎沒有了。
但是現(xiàn)在能怎么樣了,也只能拼價格了。今天那個中間商就會來中國驗廠了,如果驗廠合格的話,估計就會直接下單。雖說是試單數(shù)量不會很大,但是一旦合作的好,肯定會全部轉(zhuǎn)到這家工廠,這樣我們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!
不知道易友們有沒有好的法子,留住這個客戶?時間很緊迫的,我現(xiàn)在覺得每時每刻都有可能丟掉這個客戶,很有危機感。
你和客戶好好談一下嘛,確定是不是價格的問題,如果是的話,讓客戶提供一個對方的報價,然后從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著手,先幫客戶分析和對比一下你們與對手的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,對手用的材質(zhì)可能和你們不一樣呢,再分析一下自己價格高的原因。再適當?shù)亟o客價格降一點。。。
我是做快速消費品的,隔行如隔山,妄加評論:
對有較高利潤的客戶,在先期的合作中不時的穿插促銷或附加利益,雖然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利潤,但是可以提升訂單數(shù)量并能降低客戶因詢價帶來的流失率;
產(chǎn)品的質(zhì)量如果可靠,自己有信心,可以讓客戶對比產(chǎn)品,6個月的合作對客戶來講是一個質(zhì)量的長久保證,眼前的低價雖然降低了成本,但是存在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不穩(wěn)定帶來的潛在的利潤或是保本的風險;
產(chǎn)品有更新?lián)Q代的可能嗎,用最好的產(chǎn)品去更客戶說話;
如果客戶執(zhí)意低價,是否可以跟客戶談加大數(shù)量來(達到數(shù)量后可以享受低價)換取利潤,否則則是雞肋,考慮放棄;
也可以跟國內(nèi)客戶商談,大家合作,加到一個合理利潤,大家利益分成,你的微利不見得是國內(nèi)其他客戶的高利潤,低利是兩敗俱傷的;
沒幫上忙,僅供參考。
?
?
有同感,我以前合作的客人后來也沒下單了,會有詢價,最近一次報價報錯了,價格報低了,他就下單給我們?,F(xiàn)在價格是王道,還是得慎重考慮價格,一旦降價格以后就很難再加回去。